臨翔區堅持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發展理念,不斷提升區域生態功能,厚植生態產品價值,奮力開拓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徑。

打好“農業生態環境”牌,打牢發展根基。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、實現綠色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總目標,強化農業污染治理,加強農業廢物回收,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,推動現代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。啟動實施2021年度國家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,引進云南鵬欣富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收購農作物秸稈986噸,引進跨區作業聯合收割機、履帶自走式方捆打包機67臺次,完成機收面積1.28萬畝,粉碎油菜秸稈0.5萬噸。對全區6個162.38平方公里禁養區范圍開展關閉、搬遷工作,對非禁養區開展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配套工作。

打好“林業資源管理”牌,推進全域綠化。把實施退耕還林與調整產業結構、促進群眾增收相結合,積極探索“堅果+”模式,不斷推進澳洲堅果產業集約化、標準化、產業化、品牌化,全區共種植澳洲堅果16.13萬畝,投產面積9700畝,產量73噸,實現產值234萬元;積極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,從事林下種植、養殖、旅游等立體生產經營,實現林、農、牧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循環相生、協調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。目前,小道河國有林區完成林下有機三七示范性種植200畝;先后建成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、小道河省級森林公園、臨滄市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、臨滄城濱河森林公園,省級森林自然保護區面積達36萬畝。

打好“河湖保護治理”牌,重塑綠水青山。以河湖治理為抓手,持續開展“河長清河”行動,目前,累計投入整治資金52萬余元、投入整治人數3089人次,投入整治車輛及機械325次,出動執法人員351人次,累計清淤河道1147千米,清除垃圾277.7噸;以全面推行河長制為抓手,夯實管理責任,加強對轄區內河道采砂活動的監督檢查,有效維護河道采砂管理秩序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