邦東鄉緊緊牽住黨建引領這個“牛鼻子”,鞏固發展好以茶葉為基礎的綠美產業,綠美經濟在昔歸再現新發展。

抓管護擦亮生態底色
組建茶葉協會,構建“黨支部+黨員+協會+茶農”產業管理責任體系,融合“人管+制管+技管”三管合一的方式,推動基層黨組織體系網格和社會治理體系網格“兩網”融合成“一張大網”管護古茶園。嚴格落實《臨滄市古茶樹保護條例》中明確的保護和改善古茶樹生長的生態環境,禁止使用危害古茶樹生長和茶葉品質的農藥、化肥、生長調節劑等規定,在茶山安裝監控系統,定人定期開展巡查檢查,嚴厲打擊違規使用農藥化肥、毀林種茶等違法行為。

控質量突出香茗本色
通過做活“茶”文章,做強“綠美經濟”,采取“培訓會+現場會”的模式,邀請茶葉專家多輪次開展茶葉管護、茶葉加工、電子商務等方面知識培訓,培育種植管護的“好手”、加工的“巧手”、經營的“能手”。積極指導茶葉加工環境改造提升,建設茶葉手工加工園區1個,規范茶葉加工初制所32家,茶葉精加工廠1家。昔歸團茶制作工藝被列為“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”,4人獲市級非遺傳承人稱號、23人獲區級非遺傳承人稱號。

強品牌展現致富新色
圍繞“做優昔歸,做強品牌”的目標定位,以昔歸名山頭帶動名片區,黨組織牽線搭橋,探索“走出去+引進來”的方式,推動市場銷售的訂單化、規?;l展,為群眾拓展銷售渠道,提高整體收入。以“走出去”的方式,每年定期組織參加茶葉博覽交易會,先后到北京、廣州、昆明等地宣傳推廣20余場次,銷售額達150余萬元;以“引進來”的方式,定期邀請各地茶商到昔歸茶核心區實地參觀走訪,引進企業到昔歸開展鮮葉收購、加工制作等,為群眾提供多元的銷售渠道,塑造昔歸茶“純天然、無公害”的品牌印象。
下步,邦東鄉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堅持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不斷在一片片茶葉的醇香中,續寫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